五位革命烈士、五个红色故事、五场舞台行为、五次精神讨论,五节情景党课,内蒙古广播电视台10月25日起,推出“学习党史 精神为源”沉浸式红色故事会《那一幕》,每周播出一期,连续五周。五期节目,五类行业代表参与,沉浸式体验五位内蒙古革命烈士的故事。《那一幕》沉浸式红色故事会第1期,关于多松年的红色故事,10月25日20:10和10月26日09:45在内蒙古广播电视台文体娱乐频道播出。
节目通过回顾内蒙古地区中国共产党救亡图存的革命经历,让新时代奋斗者汲取红色精神,释放青春力量,树立远大理想,承载时代使命。在新时代的画卷之上,继续书写内蒙古各族人民学史明理、学史增信、学史崇德、学史力行的新篇章。
《那一幕》通过五期节目讲述多松年、李裕智、刘洪雄、高凤英、贾力更,五位内蒙古革命烈士的故事。每期节目分为三幕,第一幕“角色体验”、第二幕“舞台短剧”、第三幕“时空对话”,每期节目40分钟。中国航天科工六院、内蒙古电力(集团)有限责任公司、内蒙古自治区消防救援总队、内蒙古蒙盐盐业集团有限公司、内蒙古正大食品有限公司,以行业代表的身份,参与了节目录制。
第一幕角色体验。借用节目游戏化的表现手法,在当期节目中,来自某一单位的五位来宾,要通过三个关卡共同完成一个任务,拯救本期节目的故事主人公,找出特务。每个人通过代入角色,在线索中展开沉浸式讨论,身临其境地体会战争年代革命先烈的艰难与伟大。用年轻人最能够接受的方式传播红色文化,在创新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。
第二幕舞台短剧。根据真实故事改编,通过还原时代背景中的民生百态,构建戏剧场景,将本期革命烈士的故事浓缩为一个30分钟左右的舞台短剧。
第三幕时空对话。在经历了角色体验和舞台演出后,五位来宾对于这个人物的故事和精神了有了全新的领悟。首先,回到过去,借烈士身边人的身份和角度,感受到了投身革命事业的艰难,但为了国家为了人民甘愿奉献自己的全部;其次,思考当下,自己在工作岗位中,能够为国家为人民做些什么,应当怎样更好地传承先烈们的红色革命精神;还有,着眼未来,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上,我们应当怎样要求自己,怎样创新工作方法,怎样服务人民,怎样过上更好生活。
走过百年风雨历程的中国共产党为我们留下了一段段可歌可泣、砥砺后辈的红色故事。那是一声声呐喊、一场场战斗、一次次献身……当我们翻阅内蒙古的红色历史,当这些故事再次从书本的纸页中升腾,我们看到了先辈们奋勇拼杀的背影,看到了战士们倒下又站起来的身躯,看到了那一幕幕推动着新中国从无到有的图景,逐渐清晰地展示在我们眼前。
那一幕里有革命烈士多松年坚守党的秘密以身报国时的坚贞不屈;那一幕里有革命烈士李裕智开展工人运动争取权益时的尽心竭力;
那一幕里有革命烈士贾力更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时的果敢无畏;那一幕里有革命烈士刘洪雄面对酷刑利诱斗争到底时的赤胆忠心;那一幕里有革命烈士高凤英率领游击队浴血奋战时的足音铿锵。
红色情景故事会《那一幕》,通过各行各业讨论“如何赓续红色血脉”的电视故事会记录手法,结合舞台短剧的形式,创新式讲述五位内蒙古革命烈士的红色故事,同时,也刻画出了新时代的奋斗者,各行各业人民群众牢记殷切嘱托,不忘初心使命,感党恩、听党话、跟党走的责任感和信念感。
这是一档专题类真人秀节目,简言之就是用舞台剧讲故事,用真人秀见思想。作为新时代的奋斗者,我们用思想和行动串联起历史与当下两个时空,让逝去的先烈们在舞台上重生,让热血忠魂以崭新的形式再现,用一幕幕感人的舞台短剧来致敬革命先辈,致敬党的伟大领导。
由此,以“那一幕”为名,就有了释义。
《那一幕》是各行业奋斗者由此及彼“见贤思齐”的那一幕,是表演者“化身于角色”并为之动容的那一幕,是剧目上演时观众为之敬仰的那一幕,更是新时代里抹不去的红色记忆,是感天动地的时代壮歌。
《那一幕》要讲好红色故事,塑造真实的、有血有肉烈士形象,也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大家上一堂“特殊”的情景党课,让语言艺术与话剧舞台交相辉映。
《那一幕》让历史与现实光影重叠,更让伟大的民族精神永不消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