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公网内蒙古讯(记者王月通讯员张晓琴)“春季吹响号角”“夏秋展开攻势”“冬季决战冲刺”,四季轮回,撸袖拼搏,历尽天华成美景。问题排查、督导整改、合力攻坚,雄关漫道,连战硬仗,敢教日月换新天。党建引领、产业到户、脱贫摘帽,砥砺奋进,昂首前行,天翻地覆慨而慷。
花开千树,硕果自现。经过努力,和林县35个贫困村于2018年全部出列;2019年底,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,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的5.8%降低到零。
聚焦关键补短板,600多个村旧貌换新颜
缺水、少电、交通不便……位于和林县的“南山”,曾经的泥合子村,是贫困的代名词。那时候,牛牵犁、人洒肥,小马车在逼仄的山路上一遭又一遭,才能把庄稼运回去。
“没有路,三轮车也上不去,打点庄户全凭碾子,真费劲。”回忆起前些年收种庄稼,村里的景仝袄依然一副愁容,“不过现在好了,路通了,种收全能靠机器,省时省力。”景仝袄又乐了。
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,和林县600多个“泥合子”村旧貌换新颜,一处处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短板逐渐补齐——
具备条件的村全部通硬化路,打通了大动脉,畅通了微循环,贫困地区群众“出门水泥路,抬脚上客车”的梦想变成现实;
贫困群众住上放心房,2014年-2020年,全县完成危房改造4587户。数千名贫困群众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和同步搬迁挪穷窝、换穷业、拔穷根,实现搬得出、能脱贫、可致富。
村村都有卫生室和村医,贫困人口基本实现基本医保、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全覆盖,因病致贫返贫人口大幅减少;
全县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改善;
贫困群众生活实实在在改变的背后,是脱贫攻坚战捷报频传。一组组数字体现了和林县脱贫的成色——
贫困人口收入大幅增加。全县村集体收入由2018年的2.97亿元达到3.22亿元,同比增长8%。2019年底,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0.6%。
贫困人口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,工资性收入和生产经营性收入占比上升,自主脱贫能力稳步提高。
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加快,出行难、用电难、上学难、看病难、通信难等长期没有解决的老大难问题普遍解决,义务教育、基本医疗、住房安全有了保障。
不破楼兰终不还,各方参与盘活脱贫全局
深秋的暖阳洒在黑石兔村,田盛丰农牧业专业合作社里58头白黄相间的西门塔尔肉牛正悠闲地享受阳光的沐浴。这些身体强健的“半大牛”,是今年市人大常委会协调爱心企业捐资购进的。
黑石兔村建在山坳里,拥有土地8800多亩,其中2000多亩土地通过流转租种了出去,剩下的很大一部分都是山梁,山地虽然不利农事,却给了牧业天然的发展条件。浑河水、明化山,出村就是几千亩的天然牧场。
“依托养牛这一产业,新店子镇黑石兔村构建了“党支部+合作社+贫困户”的利益联结机制,提升了贫困群众的脱贫积极性,在拔掉穷根的路上有了奔头。”村支书石福换告诉记者。
和林县从政策层面广泛动员社会力量,以大扶贫格局为平台,一项项措施架构起大扶贫格局的“四梁八柱”,使得“贫困群众”“产品”“市场”等上下游元素被有效串联,政策、资金等也借助这一平台实打实惠及困难群众。
企业搭台,产品唱戏,大扶贫格局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。搭建“互联网+消费扶贫”平台,实现购、销、配、送一体化服务,打造“盛乐味蕾”品牌,推出具有和林特色“精准扶贫系列农产品”20余种,先后组织5场直播活动,带货总品类达 20余种。
闻令而动、驰而不息。为响应号召,全县上下5000余名党员干部积极投身到脱贫攻坚主战场。千里驰援的第一书记、驻村干部、帮扶干部尽锐出战、不胜不归。“百企联百村”等系列扶贫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在和林县群众中落地生根,绵绵用力,久久为功,以一砖一瓦铺设出一条条脱贫攻坚的康庄大道。
和林县充分利用驻县企业较多的优势,及时启动实施了驻县企业“四个一”精准扶贫行动,以签约结对、村企共建为主要形式,扎实推进行业扶贫、社会扶贫,助力全县脱贫攻坚。到目前为止,企业助推脱贫三年累计投入全县扶贫资金物达580.77万元。已累计发放扶贫小额贷款306.2万元,惠及贫困户82户。
产业花开富千家,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
“穷不兴产业穷根难除,富不壮产业富不长久。”和林县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,探索形成了政策驱动、龙头带动、入股分红、乡村旅游、能人引领、培训就业6种产业扶贫模式,产业扶贫逐渐挑起了脱贫攻坚的“大梁”。
“有的贫困户有创业的激情和能力,有的贫困户希望能在家门口就业解决温饱,我们根据不同的情况,精准施策,来帮助他们实现脱贫。”和林县农牧局局长云月清介绍,和林县已建成规模化产业扶贫基地10个,有效覆盖全县80%以上贫困人口,形成“就业一人、脱贫一户、带富一方”的扶贫格局。
下一程如何推进?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接力棒如何交接?
找好结合点,编好“麻花辫”。和林县乘胜追击,不断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,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,建立长短结合、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,推动乡村产业、人才、文化、生态、组织等全面振兴。
方向已定,路径已明。各地加快部署,狠抓落实——
盛乐大地,易地搬迁后续产业大葱种植基地喜获丰收。
摩天岭脚下,扶贫树、扶贫驴、扶贫田项目如火如荼,蹚出适合本地的产业扶贫新路子。
浑河湿地,一湾碧水蜿蜒流淌,各色灌木交相呼应,良好的生态正在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。
蒙晋交界,以树立良好家风、推动移风易俗、深化爱心超市,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,形成文明乡风。
……
应势而动、顺势而为,振兴图景次第展开。
充分发挥蒙牛、蒙草、正大、御驴等龙头企业带动作用,指导村民入股企业、合作社,将土地经营权流转回村集体发展集体经济,参与产业发展并保底分红,一个个利益联结机制紧锣密鼓制定。
在劳动力相对集中的社区和村落组织月嫂、家政服务等技能培训38期,培训1164人,一条条新的发展出路应运而生。
坚持脱贫文旅两开花,充分整合挖掘农产品、民俗手工、农家乐等方面资源,搭建“盛乐味蕾”品牌“快车”,一个个传统产业走出大山。
制定 “基层党建、脱贫攻坚、产业发展、美丽乡村、和谐文明”五面红旗村的23项考核项目和85条评分标准,一个个党组织在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任务中争当先进。
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,广大群众热情高涨,挥袖而上,环境整治大战犹酣,一个个生态宜居村庄魅力初显。
“我们要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攻坚成果,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工作,认真查缺补漏,做好稳岗就业,实施消费扶贫行动,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,保持现有政策总体稳定,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”。和林县委书记张永文说。
脱贫摘帽是新的起点,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。
今朝决胜后,再越万重山。